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新華網文化觀察丨從“打卡”到“入戲”:當旅遊遇上傳統文化 正文
時間:2025-05-15 11:31:27 來源:網絡整理 編輯:綜合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 題:從“打卡”到“入戲”:當旅遊遇上傳統文化新華網記者 沈冰潔 賀書琛 宋瑞穿上傳統服飾在曆史文化街區拍照“打卡”、在街邊成為經典話劇裏的一位“群演”……這是近年來,許多人選擇的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 題:從“打卡”到“入戲”:當旅遊遇上傳統文化
新華網記者 沈冰潔 賀書琛 宋瑞
穿上傳統服飾在曆史文化街區拍照“打卡”、打卡在街邊成為經典話劇裏的新華一位“群演”……
這是近年來,許多人選擇的網文旅遊新方式,也是化觀化各地挖掘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打造文旅消費新業態的察丨生動實踐。在這場遊客與地方文旅的入戲“雙向奔赴”中,旅遊的當旅定義正在被加入更多社會發展的新注腳。
旅拍打卡,遊遇解鎖文化旅遊新方式
在剛剛過去的上傳清明假期,首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28748.2萬人次,統文環比增長34.3%,打卡同比增長9.7%。新華其中,網文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共接待國內遊客299.22萬人次,化觀化實現旅遊收入18.61億元。察丨
據途牛發布的《2025清明出遊消費盤點》顯示,“名山勝景+文化尋蹤”是清明出遊的熱門主題之一。美團旅行數據顯示,貴州、雲南、河北、內蒙古、陝西成為2025年清明假期縣域文旅增速Top5省份。不少人奔著隨時計劃、隨時打卡的盼頭來到內蒙古,親民的物價以及地方特色文化讓旅途性價比拉滿。
走進內蒙古各地曆史文化街區,青磚紅牆前盡是身著傳統服飾的嬌姿倩影。在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曆史文化街區,身著傳統服飾的遊客腳踩石板路,從古裝劇的街景中穿梭而過,恍惚間仿佛置身於重疊的曆史時空。
遊客林燕燕和朋友舉著手機,以霓虹燈映照下的古城牆為背景拍照。她說:“這裏古老的城牆和時髦的商街相映成趣,拍照打卡很‘出片’。”
和林燕燕一樣,在曆史文化街區,換上傳統服飾,化上精致仿古妝容,來一組美美的旅拍,是許多年輕人選擇的旅遊“打卡”新方式。
今年以來,內蒙古旅拍十分火爆,這一文旅新業態為不少老街區注入新活力。“適逢節假日訂單都爆滿。”在當地經營攝影店的寶鷹說道,“多的時候一天有上百名顧客。”
位於包頭市的包頭金街結合當地特色,推出具有國風主題的場景布置,湧現一批經營漢服租賃、國風手工藝品商店及攝影工作室。數據顯示,中國旅拍企業注冊量超過2500家。2024年,2500多萬人次的消費需求,撐起了中國旅拍近400億元的新賽道。
全國政協委員、滿洲裏市政協副主席杜明燕分析,社交媒體的盛行,使旅拍成了文化消費熱點。“打卡”也需要文化味兒,身著傳統服飾拍照為人們進入曆史空間、感受特色文化氛圍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也為人們帶來差異化的審美體驗。
沉浸式演出,在深度遊中“入戲”
在天津,金街商圈大銅錢廣場正在“沉浸式”演出經典話劇《日出》片段。
隻見人群中央走出一位著灰色長衫、拎著皮箱的俊秀青年。他站在原地張望了片刻,俯身詢問一旁的陌生人:“請問,您聽說過陳白露小姐嗎?”“您知道她在哪嗎?”……
一陣爵士樂響起,熱鬧的舞會開場。黃包車夫、油頭商人、花花公子、管家等角色陸續登台,演員與觀眾不過幾米距離,獨屬於老天津的氣息撲麵而來。在這場演出中,每一位遊客都成了演出中的一份子,深度“入戲”。
來自內蒙古的遊客馮先生說,他小時候看過《日出》電視劇,劇中人走進現實,頗有一種穿越之感,“這種形式很新穎,讓外地遊客對天津的曆史文化產生更多了解。”
金街管委會主任龔泓如介紹,“城市劇場”的火熱,對金街商圈來說意義非凡。觀眾仿佛穿越時空,感受津派曆史風情,同時也為商業街區帶來蓬勃人氣和消費活力。
“隨著遊客需求內容多樣化,餐飲、旅遊、零售、商圈、夜經濟、文娛、數字化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特色、多元、體驗型服務消費業態不斷湧現。”內蒙古師範大學楊蘊麗教授分析,近年來消費場景不斷創新,文化屬性凸顯,文化消費成為新風尚。
無論是持續火熱的“旅拍”,還是各類在公園、商場、景區、街道上演的沉浸式演出……遊客都在以別出心裁的方式深度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傳統文化體驗重新定義“旅遊”
在小紅書平台上,“文化旅遊”這一話題的瀏覽量超5000萬次、超16萬次討論。文化參與、非遺體驗等成為熱門。一些熱衷於深度體驗文化遊的博主們也在分享自己的體會。
小紅書用戶“長歌”寫道:“傳統文化體驗遊不僅是一種旅遊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讓好色先生视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文化淨土。”
“深度遊不像是在度假,而更像是在這裏生活。在累積的日常中感受文化的細微差異,以及對於一個城市從陌生到熟悉這種舒適區得以擴展的體驗,是我從旅途中獲取能量的根源。”網友“安”如是說。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張洪生認為,從熱愛到參與,傳統文化體驗式旅行反映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淺層次文化認知,而是追求深度感受、深度體驗、儀式感和情感價值的複合型消費需求。
旅遊為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提供了重要載體,日漸高漲的文化深度遊也為曆史文化街區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土壤”。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2023年-2024年,全國共活化利用300多片曆史文化街區、1800多個曆史建築,使曆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正如知名學者馮驥才所說:“‘深度旅遊’是在文化層麵上的旅遊。它依靠文化,反過來對文化又是一種開掘、展示和弘揚。如果好色先生视频大力開展‘深度旅遊’,想想看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裏,地域不同,文化相並,將會有多麽燦爛多姿的文化被開采和表現出來。古老中國將出現多麽瑰麗的文化景觀!” (參與采寫:王坤朔)
深圳特殊監管區域首季進出口總值突破2400億元2025-05-15 11:16
台灣新竹違建年夜樓發生火警 兩名女童活活燒死2025-05-15 10:37
台灣政務正副首長80人將告退 總辭清冊已上交2025-05-15 10:35
國平易近黨人控訴台南市當局容隱黑心商人權要溺職2025-05-15 10:26
全紅嬋保送暨南大學引爭議!蟬寶不如陳芋汐?專家解析背後邏輯2025-05-15 10:08
新竹19歲須眉思疑女友與人有染 持刀怒砍2025-05-15 10:04
遊客太愛亂丟渣滓 台灣平易近意代表籲修法收不雅光保育費2025-05-15 10:04
第二屆平潭·台灣商品生意業務會在福建平潭揭幕2025-05-15 09:58
又雙叒叕打臉特朗普!鮑威爾“不著急降息”2025-05-15 09:08
曝隋棠被鄰人舉報不法招聘外傭 掮客人否定2025-05-15 08:56
紅星觀察丨印巴危機已達“最高點”,雙方會爆發全麵衝突嗎?2025-05-15 10:22
蕭萬長見證兩岸信息家電財產簽訂互助動向書2025-05-15 10:22
馬英九暗示將請辭國平易近黨主席 今天正式公布這一決議2025-05-15 10:21
台灣73老伯刀劈啃老吸毒子 留遺書欲跳樓自盡2025-05-15 10:16
國米創紀錄:75萬球迷現場見證歐冠精彩引爆門票收入高達1300萬2025-05-15 09:59
連戰近日密集深切眷村 親自出馬急救兒子選情2025-05-15 09:47
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被傳將任代辦署理黨主席2025-05-15 09:43
台灣2014代表字前10名都是負麵字 “黑”字為首2025-05-15 09:18
兩杯麵一杯水一把蔥,攪一攪煎一煎,美味方便,孩子天天吃都不煩2025-05-15 08:56
台灣言論不看好小學必修西北亞語 平易近眾沒樂趣不肯學2025-05-15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