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這一變化背後是國產行業的集體發力。近年來,威士保樂力加、忌盯帝亞吉歐等國際酒業巨頭,上年以及百潤股份、輕人郎酒等本土品牌紛紛布局中國威士忌市場,國產掀起建廠投資熱潮。威士眼下,忌盯國產威士忌開始逐步進
這一變化背後是國產行業的集體發力。近年來,威士保樂力加、忌盯帝亞吉歐等國際酒業巨頭,上年以及百潤股份、輕人郎酒等本土品牌紛紛布局中國威士忌市場,國產掀起建廠投資熱潮。威士眼下,忌盯國產威士忌開始逐步進入量產上市的上年階段。在長期由蘇格蘭威士忌等進口產品主導的輕人威士忌市場,作為後起之秀的國產本土威士忌產品表現與市場反響如何?本土威士忌擁抱年輕人上述在新零售門店貨架銷售的威士忌為百利得22單一調和威士忌,規格僅50ml,威士售價29.9元/支,忌盯產自崍州蒸餾廠。上年公開信息顯示,輕人崍州蒸餾廠為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威士忌酒廠,同時也是備受業內關注的本土威士忌酒廠之一。《消費者報道》記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中旬,崍州蒸餾廠旗下子品牌百利得就已推出兩款500ml裝單一調和威士忌,分別為“22”與“66”。除在線下零售渠道的鋪設以外,據“崍州蒸餾廠”公眾號信息,上述兩款威士忌及其小酒版還同步在多個線上電商門店上線。展開全文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相對於傳統規格,小酒版具有攜帶便捷、單價低,便於飲用等優勢,屬於威士忌開拓消費群體,降低消費銷售門檻的一種新嚐試。”實際上,早在去年11月下旬,崍州蒸餾廠就推出了兩款威士忌產品——崍州單一麥芽威士忌創世版、百利得單一調和威士忌創世版,定價399元/瓶,限量2萬瓶,標誌“崍州”“百利得”兩大自有威士忌品牌的麵世。對於本土威士忌的發展,威士忌愛好者喜聞樂見。目前來看,在已上市的國產威士忌品牌中,崍州、大芹等品牌更為威士忌消費者所熟知。以崍州威士忌為例,據媒體報道,在“崍州吧”線下門店發售的第一天,2500瓶新品就被搶空,各渠道都售罄。此外,在百瓶針對威士忌消費者的調研中,近60%的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威士忌熟知程度高,峽州、噶瑪蘭、大芹位列消費者關注TOP3,分別占比70.13%、56.82%和11.5%。年輕消費者正在成為威士忌市場的重要增長力量。WHISKYL!發布的《2023年威士忌年度報告》顯示,在國內威士忌消費群體中,18-29歲消費群體占比達39%,而30-39歲以及40-49歲消費群體分別為35%、13%。同時,在過去三年中,有74.16%的30歲以下愛好者呈現出增加飲用趨勢。各路資本蜂擁而至近年來,國內威士忌市場迎來投資熱潮,國際酒業巨頭與本土品牌紛紛加碼。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等跨國企業積極布局,與此同時,百潤股份、郎酒、古井貢酒等國內酒企也陸續進軍威士忌領域,掀起了一輪建廠擴產的投資浪潮。2018年,保樂力加在四川峨眉山建造疊川蒸餾廠,2023年11月推出了首款麥芽威士忌“疊川”;帝亞吉歐位於雲南的洱源蒸餾廠於2021年11月動工,將生產其首批中國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國內的白酒、啤酒和黃酒企業也紛紛入局。2023年5月,燕京股份股東大會通過相關議案,擬增加其他蒸餾酒、威士忌生產、威士忌銷售、白酒銷售、廠房出租等經營範圍。同月,由郎酒控股的峨眉山高橋威士忌酒業公司成立。2023年11月,古越龍山對外表示,其聯手香港鳳凰集團發布的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已進入整桶生產階段,將逐步小批量預售。除崍州接連發布威士忌新品以外,過去一年來,國內其他威士忌酒廠也迎來了諸多新進展,如2024年4月郎酒旗下高橋威士忌正式開工建廠,2024年11月帝亞吉歐的雲拓威士忌酒廠在雲南大理洱源正式落成等。國內外玩家接連入場,國內威士忌市場規模也隨之走高。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威士忌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威士忌產品總產量達到5萬千升,同比增長127%,首次超過進口量。2023年中國大陸威士忌市場規模約為55億元,同比增長10%。從2013年的12.88億元到2023年的55億元,十年間,國內威士忌市場規模增長3.3倍,預計2035年大陸市場規模將達197億元。據《2024中國威士忌產業發展報告》統計,已有45家企業處於在建或投產、待建階段,覆蓋12個省市和自治區,其中投產26家、在建10家、待建8家、試運營1家。在蔡學飛看來,當下酒類消費分化趨勢明顯,需求多元化、市場碎片化的特征顯著。酒企也在不斷的進行年輕化轉型,烈酒飲酒氛圍從醉酒向微醺轉變,對於飲品的體驗感與個性化場景要求更高,這些都給更加強調飲酒體驗與場景的威士忌等洋酒帶來了一定機會。進口威士忌占七成江山盡管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行業仍存在不少挑戰。目前,國內威士忌行業仍以進口品牌為主導。中郵證券援引歐睿數據指出,2023年威士忌行業CR5為67.30%,其中保樂力加以24.20%市占率排名第一,帝亞吉歐、愛丁頓集團、百富門、格蘭特父子分別位列第二、三、四、五名,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4.10%、6.90%、6.80%、5.30%4月10日,《消費者報道》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多家線下商超、煙酒店發現,貨架上的威士忌產品均為進口品牌,常見有麥卡倫、尊尼獲加、芝華士等,尚未見國產威士忌產品的身影。如何突破進口品牌長期主導的競爭壁壘和品牌優勢,是本土威士忌企業麵臨的問題。而眼下,已經開始有不少國產威士忌酒廠嚐試走差異化路線,對威士忌進行本土化創新。部分酒廠從原料入手,將常見的麥芽、玉米原料改為青稞、大米等。如天佑德酒2024年初在電商平台上架的天佑德Nara雪莉桶陳釀威士忌等三款青稞威士忌產品,太龍釀的威士忌使用大米釀造,古越龍山“穿岩十九”糯米威士忌則以糯米為原料。一些酒廠則選擇從釀造技藝入手,在威士忌釀造過程中融入白酒釀造技術。今年年初,仁懷醬酒集團推出了國內首款“醬香威士忌”,並同步發布《醬香威士忌團體標準》。按照其所發布的團體標準,醬香威士忌以糯高粱、小麥為原料,采用高溫醬香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在仁懷產區按傳統大曲醬香型白酒工藝生產,在經固態發酵、固態蒸餾、陳釀、勾調後,貯存於橡木桶不少於2年。也有酒廠將威士忌原酒與本土白酒相融合推出產品。2020年,勁酒發布了勁牌威士忌風味本草烈酒“勁仕”,將蘇格蘭威士忌原酒與清香白酒融合,融入葛根、茶葉等本草成分。不過,這一產品目前已不在市麵上流通。勁酒有關人士曾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因疫情影響原酒運輸,結合公司經營戰略考慮,公司做了產品線方麵的調整,這款產品也已經從產品線上刪減。不過,對於國產威士忌的本土化創新,部分威士忌愛好者卻持保留態度。“威士忌就是很講究風味和口感的。創新好,但首先要以好喝為基礎。”80後威士忌愛好者徐超表示,“有款大米釀造的威士忌我就覺得很好喝。醬香的沒喝過好喝的,喜歡喝醬香的不如直接喝茅台,關鍵還很貴。”情懷與挑戰並存無論是從產品表現還是市場認知程度來看,國產威士忌的發展仍然處於前期階段。從產品表現來看,國產威士忌還未誕生進入大眾視線的代表性品牌和產品。一些威士忌愛好者認為,目前不少國產威士忌的口感和風味與主流品牌仍存差距。來自廣州的95後威士忌愛好者宋立,曾在去年12月的一次朋友聚會中品嚐過上市不久的百利得單一調和威士忌創世版。“如果是和進口威士忌來說的話,國產威士忌的風味感會弱一些。”宋立認為,“就比如我對這款威士忌的印象,不會說特別有記憶點,但是也不會產生‘下次再也不喝了’這樣的想法。”盡管如此,宋立仍然認可以崍州為代表的國產威士忌的發展路線。“像崍州威士忌這樣比較中正平和的威士忌口感,雖然不能給人留下特別具有強衝擊性的印象,但是也不會給初次品嚐的人一下子造成太多的排斥。”在他看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具有強烈獨特風格的威士忌風味,更為平和的威士忌風味反而更容易為更多人所接受,更有利於威士忌的市場推廣。眼下,對於威士忌愛好者來說,本土威士忌的備受關注更多是出於一種情懷層麵的期待。“整體來說,路還比較遠,希望能堅持。”談及國產威士忌的發展現狀,徐超告訴記者,“最起碼國內也開始做威士忌了,總比不做更好,不管最後成不成功,現在做的國威廠家都是國產威士忌先驅者、英雄了。”而在蔡學飛看來,國產威士忌想要發展必須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由小眾走向大眾,從原先的精英消費進入主流人群,從年輕潮流消費進入品質大眾消費;其次是從夜晚走向白天,從夜場經濟進入中式餐桌、宴席與禮品市場,拓展消費人群;最後就是要從國外走向國內,立足中國消費者口感開發符合中國人的威士忌產品,並且在工藝標準上完成本地化改造。“隻有打破品類限製,完成中國消費場景的突破,威士忌才有可能迎來自身的高度增長。”蔡學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