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本報記者張守坤本報見習記者丁一站在廁所門口,越高越抽王女士愣了一會兒,檔的地方直到看到有女士從裏側的共廁一間廁所走出來,她才確定那個是所標識難女廁所,外側的辨別是男廁所。“盡整一堆花裏胡哨的越高越抽標
本報記者張守坤本報見習記者丁一站在廁所門口,越高越抽王女士愣了一會兒,檔的地方直到看到有女士從裏側的共廁一間廁所走出來,她才確定那個是所標識難女廁所,外側的辨別是男廁所。“盡整一堆花裏胡哨的越高越抽標識,看也看不懂。檔的地方公共衛生間門口標個‘男’‘女’有那麽難嗎?”王女士向《法治日報》記者抱怨道。共廁這是所標識難近日記者在北京三裏屯附近一寫字樓裏看到的一幕。不怪王女士看不懂,辨別記者剛看到這裏的越高越抽衛生間標識時也有些迷糊——男女衛生間的標識都非常簡約,上麵一個小圓圈,檔的地方下麵一個三角形,共廁不同的所標識難是,男衛生間的辨別三角形類似豎起來的等腰三角形,女衛生間的三角形類似平放的等腰三角形。標識周圍都沒有文字說明。“我的理解是,標識有點像挺著個大肚子的是男衛生間,那個有點像穿裙子的是女衛生間。”一位在樓裏上班的工作人員笑著說。記者調查發現,生活中,男女廁所的標識讓人無法一眼辨別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標識上或周邊又沒有文字或拚音說明,給人帶來諸多不便。好好的公共衛生間為什麽不能明確寫明“男”“女”?衛生間又是否應該統一標識?衛生間標識難以辨別“逛了半天街,急著上個廁所,一抬頭,不知道進哪個。”湖南長沙的王女士向記者回憶前不久遭遇的一幕。廁所外的標識,都是上麵一個圓,其中一個下麵兩條豎線,另一個下麵一個尖角。王女士是跟著後麵來的人進的廁所。“上個廁所,還得做個‘腦筋急轉彎’,真夠麻煩的。”她說。山東棗莊的宗阿姨近日也遇到過此類現象。“去湖南長沙旅遊,頗具藝術感的廁所標識難倒了我。我可以理解城市需要美感、設計師想要展現創意,但這種創意對我這種中老年人和小孩子就不太友好了。”她說,如果因此走錯廁所就尷尬了。記者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走訪看到,一些大型購物中心的公共廁所標識充滿設計感和未來感,但不少都沒有標注“男”“女”漢字或拚音,也沒有對應漢字的英文字母標注,而是用發光的條形、三角形燈管來代替,這讓一些急上廁所的人“犯了難”。“花樣越來越多,讓人措手不及。”多位受訪的年長者說,有時去商場上公共廁所,得跟著年輕人進廁所,外麵的標識根本看不懂。在網上,有關分不清廁所標識的討論也頗為熱鬧。“這廁所門的標識,你認識哪個是女嗎”“現在沒點文化,連上廁所都不會了”……近日,一網友因分不清公共廁所的標識而發帖。帖子中,有一張這樣的圖片:左側有一個圓圈,圓圈下方是一排豎線,豎線靠左上方形成了一個三角形,再出現一條弧線連接三角形的最長邊;右側不同之處在於,豎線靠右下方形成一個三角形。帖子引發大量網友共鳴。大家紛紛討論自己對該標識的看法:“一個是胸,一個是啤酒肚,我是這麽辨認的”“可以根據人的生理結構來判斷,男性肩寬,所以上寬下窄,女性胯寬,所以上窄下寬”……“隻是上個廁所,別再為難我了!”不少網友吐槽道。還有網友列出了快速識別的小技巧:有M字母或形狀的是男,W是女;在門口等著看出來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像保潔人員那樣直接喊,有沒有人,我要進去了。宗阿姨直言,讓人看不懂的設計就是失敗的設計:“這樣的衛生間標識,看上去很高大上,但實用性很差。即使是我女兒這樣的年輕人,有時也分辨不出來,老年人、孩子就更難了。我覺得廁所標‘男’‘女’文字就行了,簡單又方便。”越高檔的地方越抽象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公共衛生間標識,多存在於飯店和商場,往往地方越高檔,抽象程度就越高。其中一些衛生間完全沒有標注中文,區分性別的標識全由抽象的圖案取代,比如圓形和三角形的組合,圓形和線條的組合,圓形和水滴形的組合等;有的則用撲克牌、臉譜、動物簡筆畫;還有的完全看不出到底是什麽圖案。為何廁所的標識會設計得讓人難以辨別?一種觀點認為,目前有些廁所已經弱化了其主要功能。比如南京德基網紅廁所,被稱為廁所界的“愛馬仕”。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耗資500萬元打造的“米開朗琪羅藝術風”廁所位於德基廣場八樓,以天使和沉思者雕像來區分男女衛生間區域。後來斥資800萬元的“森係花園風”、1200萬元的“藍調奢華宮殿風”,2000萬元“賽博朋克夜店風”的德基廁所陸續成為南京知名網紅打卡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秀池認為,部分商家把衛生間標識當成了一個重要的品牌營銷元素,為了獵奇、吸引眼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絞盡腦汁設計,各種標識花樣百出。而看不懂的廁所標識之所以多出現在飯店和商場,在設計師北辰看來,原因有三個:商業設施為了凸顯其特別的風格定位,營造高檔或個性消費環境,帶給光臨的消費者獨一無二的體驗;力求精準地吸引目標客戶,在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構思,打磨整體VI設計;形成商業文化認同,促成顧客成為會員及複購。應做到實用藝術兼顧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關於廁所標識,並非沒有相關規定。現行國家標準GB/T10001.1—2023《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對洗手間男女標識規定了應用原則和要求。比如衛生間標識的使用規則為,使用全身男性人形或全身女性人形,與其他符合要素組合形成圖形符號。從外形看,男性穿長褲,女性穿裙子。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曾表示,標準的實施和應用,消除了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人們的交流障礙,能為各類人群提供多種導向信息,從而達到以人為本、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目的。2016年出台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也提到公共廁所男、女進出口,應設有明顯的性別標識,標識應設置在固定的牆體上,標識的圖形符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環境衛生圖形符號標準》的有關規定。明明有規定,為何很多公共衛生間標識仍讓人摸不著頭腦?在趙秀池看來,主要原因是男廁女廁標識沒有實施強製標準,《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屬於推薦性標準,《環境衛生圖形符號標準》的相關條文也不具有強製性。“為了方便群眾,建議強製要求公共衛生間采用《環境衛生圖形符號標準》的統一標識,並把公共衛生間統一標識列入‘交房’標準。對於難以辨識的衛生間標識,限期進行修改。”趙秀池說。北辰認為,公共衛生間應當在符合國家標識規定的原則下、在清晰明確的前提下,再結合當地文化符號、所在區域及建築的功能屬性,做出適當的再設計。“公共衛生間標識可以體現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認知水平、不同生活習慣的個體,保持平等的尊重和對待,照顧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實際設計中,衛生間標識外立麵形象如不夠清晰明確,可以考慮在各自衛生間入口側麵牆壁或地麵,以文字燈光、投影、彩色地磚等形式,以明確的國家統一圖像標識或漢字予以再次提醒。”北辰說。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周林說,公共衛生間標識是時代的一麵鏡子,有些標識已經擺脫了長期固有的樣式,不僅反映出設計師求新的理念,也反映出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對標識多樣性的寬容和理解。標識設計隻要是善意的,能讓人看懂,沒有特別“出圈”造成誤認,應當被允許。法無禁止即可為。“藝術講究的是創新。但設計師們一定要牢記:滿足功能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而藝術表達則是第二位的。不可為了標新立異而犧牲公共標識應有的功能。不僅公共衛生間標識設計是這樣,任何公共設施的藝術設計也應遵循這個原則。”周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