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蘇州三兄弟大豐收,150萬的本金,如今已落袋5億,賬上還有9億 正文
時間:2025-05-13 06:40:44 來源:網絡整理 編輯:綜合
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曾是無數產業鏈企業的好時光,但隨著近年來樓市調控趨嚴、房企債務暴雷頻發,依附其上的裝修行業也陷入凜冬。曾經風光無限的裝飾類上市公司比如建藝集團、亞廈股份、廣田集團等,如今都已風光
房地產行業的蘇州收萬黃金時代,曾是兄弟無數產業鏈企業的好時光,但隨著近年來樓市調控趨嚴、大豐的本袋億房企債務暴雷頻發,金今依附其上的已落億裝修行業也陷入凜冬。
曾經風光無限的賬上裝飾類上市公司比如建藝集團、亞廈股份、蘇州收萬廣田集團等,兄弟如今都已風光不再。大豐的本袋億
不過,金今雖然行業哀鴻遍野,已落億但老板們卻仍然可以豐收。賬上
在蘇州高新區一棟不起眼的蘇州收萬辦公樓裏,上市公司ST柯利達的兄弟創始人顧氏三兄弟就正演繹著一場資本盛宴。
這家以幕牆和裝飾工程為主業的大豐的本袋億上市公司,同樣沒逃過房地產的周期,2021年至2023年累計虧損超8億元,股價從2024年初的3.8元一路跌至1.35元,市值蒸發近七成。
但虧損的隻是公司和股民,老板是逆勢大豐收的,創始人顧氏三兄弟自2020年起就連續減持套現,累計落袋近5億元,而如今賬上沒變現的也還有9億。
現在的豐收是相對於曾經的投入而言,柯利達是顧氏三兄弟從150萬本金幹起來的。
顧氏三兄弟的發家史也充滿了敏銳的嗅覺,三人都曾是蘇州一家國企建築公司的職工,嗅到商業的氣息後,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1986年,24歲的顧敏榮和22歲的弟弟顧龍棣一起進入了蘇州當地國企二建集團,哥哥顧敏榮幹木工,弟弟顧龍棣幹預算。
1993年,23的三弟顧益明也進來了,負責施工管理,三兄弟就在這家國企裏開始了“打仗親兄弟”的日子。
三兄弟崗位不同、工種不同,經常在一起交流工作經驗,他們發現二建其實有很多裝修的活兒都是分包給別人幹的,尤其是幕牆,等於是給分包商送錢。
誰掙都是掙,三兄弟開始琢磨自己能不能去掙這份錢,而2000年,國企的改製大潮席卷全國,讓三兄弟終於下定了決心。
三兄弟每人湊了50萬,150萬本金注冊了蘇州柯利達,主營業務就是幕牆,而項目來源正是自己的老東家二建集團。
彼時,中國分房製度剛剛取消不久,住宅與公共建築的需求井噴,柯利達憑借國企背景的技術背書,迅速拿下了蘇州當地一些大項目的幕牆工程,並一炮而紅。
之後,政策紅利又接踵而至,綠色建築、節能建築、裝配建築等,顧氏兄弟都踩在了政策的節奏點上。
到2015年上市時,柯利達已躋身中國幕牆行業前四。
不過,上市沒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萎靡,柯利達也未能幸免,顧氏三兄弟也就在行業的寒冬裏開始了“落袋為安”。
顧氏三兄弟對風險的嗅覺,遠比財報上的數字更敏銳。
2020年,房地產行業尚未全麵遇冷,但“三條紅線”政策的出台已讓市場暗流湧動,當年底,柯利達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計劃減持10.4%的股份,引入戰略投資者。
外界還將此解讀為“優化股權結構”,畢竟,顧氏家族持股確實有點高,合計持股比例超過60%。
但事後看來,其實就是將股權分散給機構,再最終賣給股民。
2020年3月,顧氏家族轉讓計劃完成,這是顧氏家族上市後的首次大規模減持,一舉套現了近3億元。
然後2022年,房企暴雷潮席卷全國,柯利達的應收賬款從20億元飆升至26億元,多地項目因合作方資金鏈斷裂,計提壞賬超1.3億元。
同年底,顧氏家族再度協議轉讓了6.84%的股權,合計套現約1.5億。
然後2024年,公司因2023年業績預告“變臉”被證監會通報批評,股價跌至曆史低點,但三兄弟仍然協議轉讓了5.03%的股權,套現了5000多萬。
加起來,顧氏家族已累計落袋近5億,持股比例也從IPO之初的60%,降到了31%,不過,2024年以來行情好轉,如今持股市值已升到了9億。
顧氏三兄弟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資本敘事”,他們在政策的風口中騰飛,然後又在行業寒冬中完成“勝利大逃亡”。
而他們豐收的背後,是ST柯利達連續虧損、股價腰斬、中小投資者血本無歸。
或許,真正的“周期戰勝者”從不依賴行業興衰,而是懂得在每一個轉折點,將公司的危機轉化為個人的機遇。
正如一位蘇州當地商人所言:“老板們的詞典裏沒有‘寒冬’,隻有‘收割季’。”
聲明:取材網絡,謹慎辨別 責任編輯:桂強_NB18917網曝小龍坎火鍋肉片裏出現活蛆?消費者稱當晚身體不適,第二天拉肚子,“店裏負責人在陪同就醫時偷偷跑路”#熱點好色先生破解版成人事件2025-05-13 06:18
“新千裏江山圖”鋪展時代畫卷(賡續曆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2025-05-13 06:14
哈爾濱:民族手藝古韻悠2025-05-13 06:12
外交部長秦剛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2025-05-13 06:00
秦始皇比亞曆山大強上太多2025-05-13 05:34
書摘2025-05-13 05:1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丨行走北京中軸線2025-05-13 04:53
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中石大行動緊鑼密鼓!2025-05-13 04:26
鄭州一單位疑似強製職工捐款,在編人員50元其他人30元,多方回應2025-05-13 04:26
哈爾濱:民族手藝古韻悠2025-05-13 04:15
媒體起底“速成洋文憑”灰產鏈,專家:好色先生视频要給學曆“祛魅”2025-05-13 06:13
“精神的力量·新時代之魂”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2025-05-13 06:00
五彩繩結祈福運2025-05-13 05:59
鐵路上海站端午小長假預計發送旅客209萬人次,6月22日將迎來客流最高峰2025-05-13 05:53
媒體起底“速成洋文憑”灰產鏈,專家:好色先生视频要給學曆“祛魅”2025-05-13 05:20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黃河之水天上來 壯美九曲第一灣2025-05-13 05:04
紮根中國大地 探索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2025-05-13 04:57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有序推進秋收作業2025-05-13 04:44
建議,50歲女人晚餐這麽吃,簡單樸素又精致,還養生!2025-05-13 03:57
光明網評論員:留學是創新的捷徑,但遠不局限於此2025-05-13 03:54